第118章(2 / 2)

说罢立刻高声对着院子那头的元光霁喊道:“手脚麻利点!不准偷懒啊!”

薛景易这副自然得不行的风范令宋晚秋瞬间叹为观止,瞧着竟比夏师父更威严些。

宋晚秋的围裙仍旧挂在身上,转身跟着师父和大师兄进了厨房。

一到地方,薛景易这才将袋子里的东西都捡了出来。

“晚秋啊,师父昨天晚上思来想去,用这道菜给你做入师门后的第一顿是再好不过了。”

夏正清乐呵地对着宋晚秋开口道:“这学厨总得有个标杆,若是空口凭说,那这徒弟再怎么琢磨也不好摸着方向。”

“咱们这学厨一旦开始,便要多尝尝好菜,开开眼界。这尝过的好东西多了,你这心里的境界便也能升上去了。”

夏正清的眼神中略带深意,但瞧着宋晚秋的目光却无比真诚。

昨天离开后,他便向元光霁旁敲侧击地打听着小徒弟的底细,对宋晚秋也有了些更多的认识。

小徒弟这从小味觉便异常发达,这是坏事,也是好事。

在寻常人家,这吃什么都觉得异味明显的舌头便不是个好吃口。

但若是身边有那么个厨师界的引路人瞧见了宋晚秋的样子,这些麻烦便瞬间成了肉眼可见的溢出来的天赋。

宋晚秋的家境普通,身边也没个灵醒的发掘到她这独特天赋。

这学画的要多看大师之作,学拍电影的要多拉片分析细节,这学习厨艺,自然也要多尝好菜。

这好菜尝得越多,对厨艺的整体认知也会更加宽泛,再上一层楼。

因而在夏正清看来,他这小徒弟如今最紧要的并非是光练基本功,这开拓眼界的事也是马虎不得。

“晚秋啊,你可知道我们川菜的特点是什么?”

夏正清撑着桌子,温声发问道。

“麻辣鲜香?”

宋晚秋有些困惑,低声回答道。

但这答案却没有让夏正清满意,他摇了摇头,开口解释道。

“麻辣鲜香是川菜的特点,但我们川菜可不是光有麻辣,在我们的菜系里,味型丰富,技法多样,绝非麻辣二字能够概括的。”

川菜离不得麻辣,但川菜并非只有麻辣。

作为当今声名远扬,火遍大江南北的重要菜系,川菜有自己的独到之处,同时又能凭借大众化的口味让广大食客得以接受。

这也是为什么在离巴蜀千里之外的h市,夏正清这一脉传统的川菜厨师能在这里落脚扎根,丝毫没有水土不服之色。

对于许多对川菜泛泛了解的外地人而言,重麻重辣成为了川菜的最大特点。

就像那牛油火锅、水煮肉片、麻婆豆腐等菜品就是凭着那火爆的口味给食客留下了深刻记忆,却也让好些人将这麻辣口味,一味求辣作为了对川菜的刻板印象。

“别的不多说,那鱼香荔枝味的鱼香肉丝,家常口味的回锅肉,又有哪道像江湖菜那般的重麻重辣呢?”

夏正清对着小徒弟推心置腹道:“昨晚老乾将你介绍给我,实则也考虑到了这菜系的风格问题。”

“我们这川菜厨师,要掌握的技法多样,对于不同的菜,刀工火候有不一样的要求,这调味 上同样如此。”

“川菜的诸多味型,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,但是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些味型里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种风味。”

“你虽然暂时没考虑好将来的出路,但掌握了我们具有复合味型体系,层次分明的川菜技法,将来无论对哪种菜系感兴趣,也都有了一拼之力。”

宋晚秋听后认真地点点头,将夏师父的话都听进了心里。

另一边,薛景易已经主动对着袋子里自带的食材处理起来。